副标题:解读湖南A公司与浙江B公司的追偿权纠纷案
关键词:追偿权纠纷、拒执行动
承办律师:文钰律师、欧阳斌律师
01
案情简介
湖南A公司有一个追偿权纠纷,700多万本金及利息无法收回,而被执行人浙江B公司假装停业,看起来无可供执行的财产,案件历时6年都没有执行到位。
执行团队实地走访时发现,被执行人B公司原来的经营场地上,C公司正在经营,且业务与B公司一致,经营状况良好。更巧的是,C公司的老板张三,正是被执行人B公司之前的实际控制人。这条意外线索的获取,拨开了“僵尸案”的重重迷雾……
2020年疫情期间,根据初步获取的资料和线索,执行团队找到案件突破的关键点:只要C公司有执行能力,把与被执行人B公司有密切关系的张三挖出来,本案能执行到位。
随着调查的深入,一场牵涉被执行人B公司“转移财产逃避执行”的阴谋逐渐浮出水面。执行团队通过追加被执行人及责任人拒执罪,给这起久执不决的“钉子”案件来了一锤子,经过执行团队不断锤炼和持续施压,最终瓦解了被执行人的防线,促成了案件执行和解。
图|案件分析
02
律师策略
▶实地挖掘线索
代理执行这个“6年僵尸案”,执行团队不仅提前仔细翻阅了卷宗材料,并且通过现场蹲守、申请调查令、财务分析等手段,调查到执行人B公司存在高度人格混同和抽逃出资的行为,快速精准掌握到了被执行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关键性线索。
▶争取法院支持
▶持续跟进案件
▶坚持两手都要硬
03
案件结果
2021年4月1日,B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四被刑拘,经过执行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多次谈判,双方达成执行和解方案。
本案历时6个月,已经收回了500多万元本金,剩下本金将在今年8月前支付完毕。对于余款的执行,担保人提供了足额房产作担保。有鉴于此,法院对李四以拒执罪判处缓刑,既打击了拒执违法行为,又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。
04
律师感悟
针对执行案件中常见的“拒执”现象,一般可以将案件分解为三步来解决。
第一,做好立案前的准备。立案前应仔细检索查阅相关法律和规定,结合案件事实,精确把握“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”的内涵及时间节点。
第二,确保顺利立案。在“拒执”案件的立案阶段,申请人应当及时同步各方信息,并通过出具法律意见书等方式做好书面沟通,随时对案件情况进行当面解释;如果无法通过公诉立案,则申请执行人可以通过自诉立案;如果公安机关对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的行为应当立案而不立案,申请执行人可以向检察机关提出监督申请。
第三,把握实现执行和解的关键。对于“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”的单位犯罪,既要对单位以“拒执”罪论处,又要对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进行处罚。一般来说,在法定代表人被采取逮捕措施后,案件通常会迎来转机。
查看移动端
关注公众号